青穗把手稿和书小心放进帆布包,拉链拉得严严实实。她看着沈砚重新拿起毛笔,指尖灵活地调整笔锋,突然想起昨天在工作室,他递给自己的那本《清代花艺考》——原来他早就注意到了她的手稿,还特意帮她找资料。
“谢谢您。”青穗轻声说,又觉得只说谢谢不够,“要是……要是您不忙的话,我下次带您喜欢的茶过来?就当赔罪,刚才弄脏了您的东西。”
沈砚捏着毛笔的手顿了顿,抬头看了她一眼,嘴角似乎勾了下,又很快恢复平静:“不用。书看完了可以送回来,要是有看不懂的地方,周四下午我一般在这里。”他说完,重新低下头专注于毛笔,不再说话,却把那本《古法花艺器具考》往她这边推了推,方便她抱着。
青穗抱着书走出老书斋时,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。她低头摸了摸帆布包里的手稿,又翻开书的扉页,上面印着小小的“1982年版”。刚才沈砚说的“草木灰花泥”,正好能补全奶奶手稿里的缺漏,说不定还能加到周明轩要的方案里。
她掏出手机,想给阮棠发消息问参考稿的事,却看见阮棠凌晨两点发的朋友圈:“熬夜整理方案思路,希望能帮到新同事~”配的图是一张写满字迹的纸,虽然没拍全,但青穗一眼就认出,那是她参考稿上的字迹。
她握着手机的手指紧了紧,又很快松开——没关系,现在她有了《古法花艺器具考》,还有沈砚的提示,就算参考稿拿不回来,她也能把方案做出来。
老巷的风穿过木门,又传来“吱呀”一声响。青穗回头看了眼“老书斋”的招牌,把书抱得更紧了些,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——她好像终于在这陌生的城市里,找到了一点能支撑自己的光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